字词 | 避諱 |
释义 | 避諱 避讳,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即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尊重。避免利用名字进行人身攻击,而冒犯君主或尊亲超然的地位。[1-2] 该词语出自《淮南子·要略》《颜氏家训·风操》《蒲剑集·屈原考》等。《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3] 避諱的相似词 誤字 禮記集說 名諱 附會 舊唐書 職名 傳抄 新唐書 編纂者 陶宗儀 書序 寫中 異文 紅格 字義 策問 書志 以訛傳訛 東坡志林 侯國 齊大 圈點 諭旨 歐陽脩 矯枉過正 謚號 義近 秦漢時代 後漢書 兩晉 相关查询 避言 避裂 避衰 避行 避血 避讓 避让 避让措施 避让搬迁 避让行人 |
随便看 |
天城网汉语字词典收录471290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汉语字词的翻译、注释及用法释义,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