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犛牛 |
释义 | 犛牛 基本释义 [ máo niú ] 野牛。形状毛尾全同牦牛,但比牦牛大。一说即牦牛。《山海经·中山经》:“东北百里,曰 荆山 ……其中多犛牛。”郭璞 注:“旄牛属也,黑色,出西南徼外也。”《新唐书·吐蕃传上》:“其宴大宾客,必驱犛牛使客自射,乃敢馈。”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犛牛》:“犛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状及毛尾俱同牦牛。牦小而犛大,有重千斤者…… 唐 宋 西徼诸州贡之。”参见“牦牛”。 犛牛的相似词 野羊 氂牛 麅子 鹿麂 驮羊 黃羊 白水羌 黄羊 孳牧 狩到 驼蜂 野驼 青鹘 牦牛 祁連 牧驼 蔓渠山 雄驼 草而居 獵狗 奇畜 番獒 封牛 长角羊 健蹄 肉鞍 独峰驼 平羌口 头崖 康熙·靖远卫志 相关查询 犛 犚 犙 犘 犗 犜 犝 犞 犟 犟个 |
随便看 |
天城网汉语字词典收录471290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汉语字词的翻译、注释及用法释义,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