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杂家 |
释义 | 杂家 基本释义 [ zá jiā ] 1.战国末期到西汉初年的一个学派。标榜对各家学说兼容并包,即所谓“兼儒墨,合名法”,故名。代表著作有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和汉初淮南王刘安主持编纂的《淮南鸿烈》(《淮南子》)等。 2.泛指学问涉猎很杂的学者。 杂家的相似词 尚书大人 刘公公 相爷 陈公子 国舅爷 本侯 少傅 杨公公 道爷 咱家 赵大人 胡大人 王公公 魏大人 张公子 陆大人 侯爷 李公公 周大人 陈大人 公孙先生 李爷 钱大人 草民 师爷 陈相公 王相 王大人 吕大人 沈公子 相关查询 杂室 杂宝藏经 杂宝纹 杂宝 杂官 杂家学派 杂家小子 杂家杂谈 杂家类 杂家者流 |
随便看 |
|
天城网汉语字词典收录471290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汉语字词的翻译、注释及用法释义,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